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020年的第一缕春日暖阳驱散了这个漫长的凛冬,失去活力的城市逐渐苏醒。灞河之滨,自贸人用一如既往的态度与勇气,让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浐灞功能区(下称:浐灞自贸功能区)再度成为全国内陆型改革开放的新焦点。
再回首,2017年4月,浐灞自贸功能区正式挂牌成立,自此,这里成为了可推广可复制经验的“创新加工厂”;三年来,浐灞自贸功能区紧紧围绕“金融创新、人文交流、会议会展、对外贸易”四大产业定位成为了在制度创新、营商环境、产业发展三方面实现全面突破的突击手;浐灞自贸功能区克服重重困难,一路披荆斩棘,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成为了诞生“通丝路”跨境人民币服务平台并荣获全国自贸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的希望之地……
如今,浐灞自贸功能区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和使命。
制度创新,“通丝路”平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一直都是“一带一路”发展的核心地区,而浐灞自贸功能区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驿站,其金融创新能力一直享有美誉,如何通过制度创新让贸易真正实现自由与生长,“通丝路”平台就是浐灞自贸功能区交出的完美答卷。
2018年4月16日,历尽千帆的“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业务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据了解,经过一年多的实际运营,“通丝路”平台依托银行实现了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不仅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提高了结算效率,还使得监管环节更加集中。它不但可以为企业提供在线报关、报检、投保申请、人民币结算和国际收支申报等一条龙服务,还实现了全程线上提交资料,让企业“跑网路、不跑马路”,实实在在感受到五星级服务。目前通丝路”平台入驻外贸企业达160余家,涉及装备制造、工业品、农产品等200余种品类,跨境人民币结算额突破千万大关,出口覆盖地区包括缅甸、韩国、新加坡、日本、老挝、泰国、俄罗斯等地区。
2019年“通丝路”平台成功入选自贸试验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并在全国复制推广,这是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创新案例;同时在“2019中国自贸试验区十大改革创新成果”“2018年陕西金融大事记”“2018年度西安市优秀改革创新案例”等含金量十足的榜单上,“通丝路”平台亦赫然在列。有专家指出,“通丝路”平台的设立对于扩大陕西出口规模、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战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对于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具有积极作用。
制度创新,如春雨般滋润着这片改革热土。浐灞自贸功能区紧紧围绕国家对陕西自贸区的战略定位,结合区域自身优势,针对痛点,大胆探索,总结创新,截至目前,累计培育30多个创新案例。
接轨国际规则,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建立“全域自贸”是浐灞功能区率先提出的全新工作理念。这就要求必须构建高效畅通的工作机制,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并形成合力,持续推进试点任务,从而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创新案例,高水准推进功能区建设。
那么浐灞自贸功能区究竟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是永远不停止的学习精神。
2019年浐灞自贸办多次积极组织智库团队对生态区各相关部门在产业规划、招商政策、制度创新提炼等方面的具体工作进行深度访谈,加强各部门熟悉自贸区专业知识,为各部门围绕“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助力区域发展”,深入研究自贸区发展模式、产业方向、方法路径等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以“全域自贸”的创新理念开展各项工作,每一位自贸人都从中收获良多。
通过一组亮眼的数据便可以一窥究竟。截至2020年4月1日,浐灞自贸功能区登记各类市场主体8166家。同时,浐灞功能区承担65项试点任务(其中共性任务60项、特色任务5项),已阶段性完成74项,完成率113.85%。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浐灞自贸人头脑风暴与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解决问题就从最难的地方下手”,这是他们独特的工作方法。瞄准企业存在的痛点与难点利用制度创新与企业“私人定制”双管齐下,有效解决小微企业注册难、融资难、监管难、办公成本高等问题。
除了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要求,还需要做到胆大心细,真正为企业分忧解难。浐灞自贸功能区创新推出的商务秘书 “集群注册+事中事后监管”这一举措,通过集中服务,为企业免费提供注册用地,甚至帮助企业解决一部分日常管理事务,并联合工商、税务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被商务部内部认定为探索行政改革的优秀案例;还有颇具特色的深化行政效能改革的“六个一”工作法(一“码”明指南、一“网”事通办、一“简”增质效、一“会”定方案、一“表”给意见、一“章”管审批),有效提升区域营商环境,被作为陕西自贸试验区第二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
风景独好,“新模式”下的“新尝试”
积极探索“一带一路”人文经贸往来新模式是新时代下浐灞自贸功能区新的任务与方向。为此,建立政府间对话、企业间合作、政企间互动的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机制尤为重要。浐灞自贸功能区依托西安领事馆区和欧亚经济论坛,联合市商务局、市发改委设立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针对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关于法律、政策、语言、投资环境方面遇到的困难,开展经贸咨询、“走出去”培训、课题调研、商品展示与洽谈等工作,积极整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业资源,构建涉外文化交流平台,以实际行动增进全市乃至全省与丝路沿线国家的互动,全力打造专业外经贸综合服务平台。
据了解,在去年已开展 “中白工业园推介会”、“‘一带一路’国家馆群启动仪式”、“文化交流周-红酒音乐沙龙”等自贸主题活动30余次,提升了西安与丝路沿线各国的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水平,在服务贸易推进上进行了有效探索,有了新的发现和思考。
中心下设的“一带一路”贸易之家自去年1月份开馆以来可谓商贾云集,人潮攒动。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摩尔多瓦、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柬埔寨等跨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3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及红酒饮料、零食干果、肉制品、乳制品、手工艺品等特色商品3500多种。展区特设的陕西名优特产区,展示着陕西茯茶、柿饼等特色商品,空前景象再现古丝绸之路荣光。
“方便、快捷”是不少人在浐灞自贸功能区最直观的感受。无论是企业主,还是一般群众,这里成熟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服务体系让“一网受理、一窗办理、一次办好”成为常态,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同时,“集群化办理,集中服务”的工作方式,让市场主体实现了稳步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区域营商环境的全面提升,在陕西省2019年上半年138个县域营商环境监测评价中,浐灞生态区位居第4,比2018年同期排名前进2位,比2017年排名前进84位。自贸区成立以来,生态区市场主体实现了高速增长,现已达79849户。
未来可期,浐灞自贸功能区蓝图初现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今年,浐灞自贸功能区将充分结合浐灞自身特点,在借鉴成功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探索具有特色的、系统集成性的改革创新试点任务。
浐灞自贸功能区将对内加强创新意识,对外收集创新诉求。以创新为发展动力,引导以创新的理念开展各项工作;对区内企业常态化走访,以制度创新的方式,解决企业发展困难。以自贸理念引领区域发展,形成更多具有特色的制度创新浐灞样本,并做好创新成果总结推广工作。
浐灞自贸功能区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紧盯审批项目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快、服务水平最优营商环境目标,实行“322”举措,即推进三大重点工作,实行二大工作创新,实现二个方面显著提升,在区域营商环境全省先进的基础上,迈入国内一流行列。
同时,以“三个经济”引领自贸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浐灞自贸功能区产业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手段,搭建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平台,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加强自贸试验区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为区域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浐灞自贸功能区还将以“一带一路”国际商务中心为抓手,赋能服务贸易;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其中包含推动“通丝路”平台发展壮大,积极探索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国际化会展名城为目标,构建会展产业生态体系,全力将会展产业打造成为“三个经济”的支柱产业;将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打造成为西安会展经济和外向经济的一张重要“名片”。
2020年,浐灞自贸功能区重任在肩却也责无旁贷,将继续以全域自贸的理念,持续完善生态区自贸工作机制,以制度创新引领发展模式,以产业聚集实现跨越发展,助力“三个经济”,着力在制度创新、营商环境、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现突破,努力将浐灞自贸功能区建设成为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