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十日,一辆运送快件的货车驶入陕西跨境电商国际快件产业园国际快件监管中心。
3月25日,西安经开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税务人员正在通过“云税通”办理涉税业务。
以不足全省1/1700的土地面积,吸引了全省近1/15的新增企业和1/4的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73%的货物进出口额,实际利用外资占到全省近一半……
对于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而言,过去的4年成果丰硕、活力迸发。制度创新硕果累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优势产业加速聚集,“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的战略定位逐步显现,成为陕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力引擎。
1 形成更多首创性改革成果
3月25日上午,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内人不是很多。在一楼大厅自助办税服务区,前来办理业务的纳税人在自助终端设备上查询打印,遇到问题时旁边的税务人员立刻过来指导,整个环境安静有序。
“自从我们创新推出了‘云税通’可视化办税平台后,纳税人通过电脑或手机与税务工作人员视频连线,涉税资料在线传送,涉税业务可以全程网上办理。”该税务局第一税务所所长陶园婷说,“云税通”从去年2月上线以来,已为7700余户纳税人通过视频办理了1.15万余笔涉税业务。
“云税通”的推出,获得了企业和群众的很多点赞。陕西旷巍建设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张倩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9日,已连续使用“云税通”进行了6次农民工社会保险费申报。“每次只需发送资料即可办理业务,再不用每个月跑到大厅去申报,真是太方便了。”张倩说。
除此之外,该税务局还推出了便民办税“一线通”、税企交流“掌上通”,让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涉税业务,真正做到“办税不见面,服务不打烊”。下一步,西安经开区将探索在全省率先实现涉税业务“全部网上办”“一次不用跑”。
作为陕西自贸试验区的组成部分,西安经开功能区在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积极探索,催生了一批全省乃至全国首创的创新成果。日前,陕西自贸试验区第三批30项改革创新成果获批在全省复制推广,其中西安经开功能区以6项创新成果位居全省第一。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生命力和价值所在。4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从简政放权、创新监管、优化服务上率先突破,《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中165项试点任务实施顺利,形成创新案例463个,其中21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53项在全省复制推广。
面向“十四五”,陕西自贸试验区将着力推动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形成有利于拓展对外合作、承接外部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构建起内陆地区畅通国际贸易物流大通道。
“今年我们将围绕重点领域,探索形成更多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成果,更加注重在延链强链补链中探索制度改革、流程优化、方法改进,着力提升创新的系统集成化水平。”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赵璟说。
2 构建要素高效流动的开放高地
3月19日上午,江苏省常州市奔牛港汽笛长鸣。首列“常西欧”国际货运班列缓缓开动,于2天后抵达西安港集结中转,然后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俄罗斯莫斯科等主要站点城市。
作为第13个“+西欧”国际货运班列,“常西欧”国际货运班列实现了10天抵达中亚、13天抵达欧洲的快速货运连接,构建起常州—西安无缝衔接、直达欧洲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常西欧”的开行,只是近一年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西安已开行了襄西欧、徐西欧、蚌西欧等13条集结班列线路,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陕西开放布局添加新动力。
作为向西开放的前沿,陕西自贸试验区在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空内外联动的开放态势,促进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中意义重大。4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瞄准开放不足短板,以提升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为重点,加速形成内陆对外开放新格局。
陕西先后开通了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的中欧班列长安号15条干线通道,辐射范围由“线”扩大到“面”,覆盖欧亚大陆全境。截至3月22日,今年长安号运输车数已突破3万车,同比增长24.36%。此外,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开通全货运航线35条,其中包括西安至首尔、洛杉矶、东京等16条国际航线,形成了面向丝路、辐射全球的航空网络格局。
中俄丝路创新园聚集了中俄海洋工程联合实验室等50余家科研机构和企业,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揭牌建设,杨凌示范区片区与全球60多个国家在现代农业领域建立合作关系……
谋划“十四五”,陕西自贸试验区将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数据、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聚集各类市场主体,努力打造商品和要素加速汇聚和高效流通的开放高地,以更高水平开放融入新发展格局。
3 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地
从投资建设陕西跨境电商国际快件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到陕西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业务第一单顺利落地,再到产业园开园运营,西咸新区长安港跨境电商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帅见证了自贸试验区空港新城功能区临空经济的发展壮大。
“产业园去年9月开园以来成绩喜人,进口快件量逐月大幅攀升,今年我们的目标是进口快件量达到1万吨。”王帅说。产业园的运营标志着陕西首个跨境电商全产业链生态圈落成,对陕西深度融入全球贸易,提升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园一期建设有海关集中查验中心、陕西国际快件公共监管中心、跨境电商直购通关中心等,依托空港新城通达全球的航线网络优势,重点发展跨境电商国际寄递物流,可满足国际快递、跨境电商等数十家企业同时开展业务,未来可增加机场跨境寄递通关吞吐量至3.6万吨,更好满足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跨境寄递物流需求。
空港新城功能区同时拥有口岸、综保、跨境、临空、国家级新区等多项开放功能和政策优势,2020年实现货邮吞吐量37.63万吨,总量排名进入全国前10位。围绕“航空服务功能区”的定位,空港新城重点发展航空枢纽保障业、临空先进制造业、临空高端服务业3大产业,目前已聚集176家物流企业、14家航空公司区域总部,以及航食加工、航空维修等项目,临空经济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系统谋划建设‘自贸产业港’,开发打造100万平方米的高品质新型产业园,争取‘十四五’末临空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将临空经济培育成陕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动力源。”空港新城相关负责人说。
优势产业是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进制度创新的前提。4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聚焦新产业、培育新业态、打造新模式,临空经济、文化旅游、健康医疗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跨境电商迈入出口业务全模式、简化申报秒通关的新时代。
布局“十四五”,陕西自贸试验区将不断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会展产业、现代农业、临空临港产业、跨境电商等,各功能区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我们要通过打造制度创新的高地,形成产业聚集的洼地。”赵璟说。
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赋予其更大改革自主权”,为更好建设自贸试验区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十四五”期间,陕西自贸试验区将结出更多发展果实,助力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