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差别化改革和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压力测试,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推进金融开放创新和加大人文交流等方面探索形成新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日前,省政府决定将陕西自贸试验区第三批30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高新区功能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结合自贸区深化改革要求,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堵点”“痛点”,持续优化政务服务能力,推出了政务服务跨区通办新模式,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多个行政区、开发区等百余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区通办,全面提升了市场主体的满意度。
试点跨区通办
高新功能区牵头与各行政区、开发区、自贸试验区功能区建立了政务事项跨区通办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重点协调通办事项、系统改造、流程简化、数据共享、等效互认等关键问题。实施“事项名称、通办清单、办理时限、窗口服务、审批流程”标准统一,采取“异地受理、内部流转、属地办理、限时反馈、结果互认”服务模式,全面推动跨区通办落到实处。全市各市场主体和群众均可跨区域在任一政务服务大厅提交资料,办理政务服务事项。
实施制度双向互动
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将高新功能区及其他功能区的一网通办、集成注册、企业注销极简审批、证照分离改革、容缺受理等创新经验全面在非自贸试验区的行政区与开发区复制推广,助力全市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同时,吸收借鉴航天、曲江、长安等地推出的金钥匙政务服务、“政+”助跑团等改革亮点,推动自身政务服务改革持续深入。
突出服务提速质量提档
高新功能区联合各开发区重点在工程建设审批、企业开办、涉税事项等领域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在确保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审查要点等符合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极简审批。突出数字政务与便民服务,推动“掌上办”“移动办”“帮办代办”,在各街办、企业集聚区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切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跨区通办机制标准逐步确立。高新功能区牵头建立的跨区通办机制,实现了政务事项全市绝大部分标准统一、材料统一、时限统一、流程统一、数据共享与结果互认,解决了长期以来行政壁垒造成的政府服务效能滞后和数据难以实质性共享的难点,为加快实现全市通办乃至全省通办、全国通办积累实践经验。跨区通办范围逐渐扩大。目前,高新功能区跨区通办已覆盖长安区、鄠邑区、航天基地、曲江新区,通办事项涵盖工商注册、纳税服务、公证服务、公积金、征信服务、医保养老等300余项。同时,高新功能区与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浐灞、经开、国际港务区功能区还联合推出自贸试验区范围内的257项政务事项跨区通办,其中工商12项,税务133项,车购税2项,公积金36项,公证64项,电信10项,维修基金1项,有效体现了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优势。极大的提升了营商环境水平。跨区通办实施以来,已受理各项业务两千余件,累计精简涉企办事材料105份,取消纸质证明材料70余种,实现了上百万条数据实现数据归集,深受市场主体和群众好评。以高新功能区、曲江新区“两区通办”为例,仅跨区迁移企业住所变更及企业“一照多址”备案两项业务累计办件量占两区累计办件量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