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四月,生机盎然。时值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陕西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五年。
5年来,作为国家第三批自贸区,陕西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肩负起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重任。
5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在“放管服”、投资、贸易、金融、协同发展等重点领域开展系统集成式创新,努力为全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5年来,陕西自贸区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加快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制度创新试验田、面向世界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积极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时间为证,陕西自贸试验区挂牌五年来昂扬奋进的历程脉络清晰: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只争朝夕的脚步永不停歇……
制度创新蹚出新路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陕西自贸试验区自2017年4月揭牌运行以来,《总体方案》明确的165项试点任务已全面实施,形成创新案例622个,其中大型机场运行协调新机制、“全球云端”零工创客共享服务平台等30项改革创新成果被国务院或国家相关部委发文在全国复制推广,83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
5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牛鼻子”,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变革和管理手段创新,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
以“放”激发市场活力。中央层面设定的523项、我省设定的10项涉企经营许可“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在自贸试验区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
以“管”维护市场秩序。探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模式全面推开。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总结的“三服四化”改革,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一省一案例”并在全国推广。
以“服”提升高效便捷。推进“一网通办”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更大范围推行“不见面审批”“一件事一次办”。率先开展“省内跨区通办”“跨省通办”业务。陕西首张“一照多址”营业执照、“五证合一”行业综合许可证在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颁出。近300项涉税业务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速提升了陕西营商环境的“含金量”,让市场主体纷至沓来。
2017年4月1日揭牌至2022年2月28日,我省自贸试验区新设市场主体109734家,新增注册资本10627.76亿元。其中新设企业71409家(含外资企业778家),新增企业注册资本10600.65亿元(含外资企业注册资本38.74亿美元),新增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1015家。
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构筑大通道引领对外开放
挂牌5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用一项项创新案例,助推陕西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向西开放最前沿。
陕西自贸试验区通过制度改革与创新、对标国际先进经贸规则等举措,推进“便利管理主体向便利市场主体”转变,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为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积累了有益经验。
陕西自贸试验区创新通关监管服务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关税保证保险业务试点,实现企业凭保单“先放行、后缴税”;陕西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部门与入境口岸开展合作,阿拉山口检验检疫部门抽样后即可放行,并对班列实行优先检测,检测项目由17个减少到3个,检测时间缩短到4天。
此外,在发展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枢纽经济方面,陕西自贸试验区以中欧班列长安号为抓手,通过推出全程统一运单、宽轨直达班列等一系列系统性、集成性创新举措,打造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2021年9月10日上午,中欧班列首列快速通关跨关区出口专列发车仪式在西安国际港站举行,标志着海关总署推出的“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业务模式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式启动。这为进一步畅通向西开放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提高境内段铁路进出口转关运输通行效率和便利化水平添“硬核”举措。
自2017年4月揭牌运行以来的5年里,陕西自贸试验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推广应用了国家标准板18大类729项服务功能,主要业务覆盖率达到了100%;探索形成“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行邮税移动支付”等改革成果,有力促进了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2021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突破3800列,运送货物总重达284.8万吨以上,累计开行突破11300列,国际货运干线增加至16条,全面覆盖亚欧。中欧班列长安号构筑起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加快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2020年,陕西自贸试验区在西北地区内率先启动保税航油业务,可为开展国际业务的航司降低13%的燃油成本。截至目前,陕西自贸试验区已经拥有35条全货运航线,国际(地区)客运航线累计达到77条,包括3条第五航权航线,通达全球37个国家、77个主要枢纽和经济旅游城市。2021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第9,货邮吞吐量跻身全国前10。
航线的开通为自贸区建设按下了“加速键”,开辟了陕西与世界对话的“窗口”和“通道”,也为陕西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打造优势产业集聚地
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势头强劲
优势产业是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进制度创新的前提。坚持制度创新与功能培育相结合,激发市场活力,催生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为产业培育壮大注入澎湃动力。
5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不断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会展产业、现代农业、临空临港产业、跨境电商等,各功能区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通过一系列创新探索,高新功能区聚集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生物医药及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经开功能区聚集了先进制造业和印刷包装业产业集群;国际港务功能区成为集电商、交易、采购、配送、物联网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集散地;浐灞功能区通过会展产业带动金融、文旅、商贸产业发展,初步搭建了“会展+”产业体系。吸引华润、中冶、招商局等六大央企总部,腾讯云计算研发中心、阿里总部、中科创达丝路总部、康佳智能家电总部等先后落地自贸区。
2021年以来,陕西自贸试验区紧紧围绕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和秦创原先导区优势,以改革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双区联动”优势初步释放。日前,在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高新区举办的2022年秦创原集成电路加速器(西安电子谷核心区)新春招商推介会上,西安高新丝路通信创新谷有限公司与西安地区科技交流中心等4家行业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并与戴德梁行、世邦魏理仕等8家招商机构签订招商推介暨合作协议。秦创原集成电路加速器(西安电子谷核心区)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产业,旨在打造秦创原电子信息产业转化的重要承载地。
5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加大中欧合作产业园建设力度,园区已聚集德国博世、宝马等9个世界500强企业项目;打造西安出海产业园,帮助更多企业、品牌走出国门;加快建设丝路(西安)前海园、“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将吸引东南沿海产业在园区聚集;中欧班列长安号常态化开行,为凝聚跨区域产业集群提供支撑;打造丝路会展产业孵化平台,签约入驻德国、土耳其、意大利等会展产业链企业80余家。
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赋予其更大改革自主权”,为更好建设自贸试验区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十四五”期间,陕西自贸试验区将结出更多发展果实,助力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协同创新区成效初显
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可推广可复制,是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试验田的发展逻辑。协作联动、协同发展,是陕西自贸试验区深化差别化探索的重点方向。
2019年11月27日,陕西省出台《陕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建设实施方案》。2020年6月,陕西省政府批准在延安、铜川、安康、宝鸡、渭南和韩城等6市相关开发区建设协同创新区。
各协同创新区自设立以来,与自贸试验区各片区、功能区开展平台、产业、项目、人才等方面的深度交流合作,探索双方在投资贸易便利化、产业发展、金融开放创新等多个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合作方向。
如韩城市人民政府、韩城高新区管委会分别与自贸试验区杨凌片区签署《协同创新框架协议》,围绕农业领域合作共同进行技术研发、产品推广;安康协同创新区建立全省首个“营商综合服务系统”,实现了企业设立登记、项目备案、规划选择等252项行政审批事项及77项服务事项全程“一网通办”;渭南高新区协同创新区在全市率先打造政务服务“楼小二”品牌,充分借鉴自贸试验区各功能区的科技政策,形成“西安研发、渭南制造”的发展模式……
除陕西省内协同创新区建设外,陕西自贸试验区积极开展黄河流域“跨省通办”,目前,西安与济南、兰州等黄河流域省会城市建立“跨省通办”政务服务合作机制。与江苏无锡、广州南沙在商事登记等方面协同合作,与深圳前海等21个国内自贸片区共同发起成立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与47个国内自贸片区、境外产业园设立特殊经济区域自由贸易创新联盟。越来越多的政务事项“就地办理、就地办成”正在成为可能。
回顾过去5年,陕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硕果累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优势产业加速聚集,“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的战略定位逐步显现。
迈向“十四五”,陕西自贸试验区将加快共建“一带一路”,畅通贸易大通道,推进人文交流合作,打造“丝路自贸区”;加快创新要素集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构建“科创自贸区”;加快推进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突出现代农业技术国际合作、示范推广,建设“农业自贸区”;加快会展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会展+”,探索会展产业链发展新模式,做强“会展自贸区”,不断积厚成势,以更高水平开放质量逆势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