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自贸区风采 / 正文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自贸试验区助力西安高水平对外开放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23-05-19 14:49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这是国家赋予陕西自贸试验区的一项重要使命。从揭牌至今六年时间,作为主阵地的西安区域,拓通道、强合作、广交流,打开发展的新格局和新视野,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助力西安高水平对外开放。

陆空联动构筑开放大通道

道路通则百业兴。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陆空联动构筑起的开放大通道,让丝绸之路的忙碌与繁华盛景再现。

西安港里,一辆辆满载的大货车来往穿梭,巨型门吊将集装箱装载到中欧班列(长安号)上,在这里,一列列中欧班列(长安号)满载货物直达中亚和欧洲多个国家,不断刷新着历史纪录。

距离西安港中欧班列运营中心不远的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依托“一带一路”中欧货运班列,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建设了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进口优质小麦、油菜籽等原料;在阿拉山口建设综合保税区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目前已经形成“哈萨克斯坦北哈州、阿拉山口、西安”三位一体、三地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局面。

围绕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开行,西安区域推出了舱单归并、全程统一运单、宽轨直达班列等系列创新举措,推动西安港获批了全国首个内陆港口启运港退税试点资质。目前,长安号国际干线增加至17条,“+西欧”集结线路达19条,班列的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在航空口岸,探索形成了“大型机场运行协调新机制”“进口快件智慧监管模式”等系列创新举措,创新实施机坪“直提直装”新模式,实现国际货物24小时“随到随提、随到随装”。

时至今日,“长安号”已形成双程满载运行常态,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累计开通43条全货运航线,其中第五航权航线3条,陆空协同发展,为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奠定了基础。

创新机制深化合作交流

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不断创新机制,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交流。

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打造中欧合作产业园、中俄丝路创新园,支持爱菊集团、隆基绿能等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分销网络、生产基地和物流园区。

在国际教育合作方面,设立了国际汉唐学院和中国书法学院,探索开展外籍人才创新创业试点,发出全省首张外国人才创业工作证。联合西安交大、西工大等高校举办“一带一路”留学生创业大赛,“一带一路”电子商务培训班等活动。

在文化医疗等领域,建成全国首个“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一带一路”文化艺术馆、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打造《驼铃传奇》《西安千古情》等演艺文化IP。在全省率先搭建“中英联合诊疗”平台和医疗服务大数据中心,建立远程视频会诊平台。发挥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作用,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多国设立中医药诊疗中心,累计接诊1.2万余人次。

搭建平台促进互联互通

在陕西自贸试验区浐灞功能区商务中心的“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展厅里,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回复消息。“自2018年‘通丝路’平台上线以来,凭借着‘多、快、好、省、全’的服务特色,赢得了众多企业的青睐和选择。”“通丝路”项目经理邓毅说。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的“通丝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已经有300余家外贸企业入驻,跨境人民币结算额突破5000万元。

在全国率先开展的国际保理美元融资业务试点,搭建丝路国际保理平台,已为全国1500余家中小微出口企业提供总金额约12亿元的国际保理服务,其中美元保理2700万美元。

上个月,西安浐灞国际会展公用型保税仓正式启用,这是全省首个“三关合一”海关监管场地、首家综合保税区退货中心仓,为入区企业在设备材料进口、货物进出口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服务支撑,还进一步服务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推动形成集展示、交易、信息、跨境电商、物流于一体的优质进出口常年展贸平台。

另外,建设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已为企业提供融资贷款57.2亿元;设立西安知识产权法庭、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西安受理窗口,揭牌运行“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可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法律和知识产权等服务。自贸试验区的这些平台和服务,促进了互联互通,让企业打开世界窗口的便利度高了,对外发声有了广度和深度。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西安区域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的新模式,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更多西安自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