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自贸区风采 / 正文

给创新者一个支点撬动内陆开放的未来

来源: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24-12-20 17:48

在陕西自贸试验区这片创新的沃土上,我们见证了无数创新者的奋斗与智慧。他们或在协调不同部门达成共识以推动问题的解决,或在研究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积极推进制度创新;他们在传统行业中开辟新天地,他们勇于突破为新模式赋能;他们推动跨界融合在数字化浪潮中乘风破浪……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陕西自贸试验区的创新者们以孜孜矻矻的奋斗共同撬动着内陆开放的未来。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创新的动力源自市场需求的变化与资源配置的优化。

在西安浐灞国际港,我们见证了一项全国首创。“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将原本各自独立的铁路安检和海关查验“合二为一”,将通关时间从1.6小时压缩至0.5小时。这看似微小的1.1小时效率提升,累积起来却构建起了一座“世界一流内陆港”——全年开行突破5000列,年集装箱吞吐量540万标箱,运力6600万吨,拥有18条国际集装箱作业到发线。

在西安高新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一群“数字游牧民”正用互联网连接世界。他们以移动互联网端视频直播为切入点,让年轻人熟悉“中国故事”,让中国人讲好“中国故事”,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故事”。正如一位跨境主播所言,他们不只是在销售产品,更是在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数字技术,他们让地域特色文化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在全球市场中开辟出独特的发展路径。

在西咸新区,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的结合让众多中小企业受益。一位金融从业者感慨道:“科技创新正在重塑金融服务,让金融活水流向更需要的地方。”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更让普惠金融的理念落地生根。

经济学的“集体行动”理论表明,在一个合作系统中,每个个体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最终能推动整个系统的效能提升。在陕西自贸试验区,从农业培训助力全球减贫到跨境直播推动文化贸易出口,从铁路提单融资到供应链金融,从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到专利技术“先使用,后付费”,从“一件事一次办”到“高效办成一类事”……每一项创新背后,都凝聚着多部门协同、多领域联动的智慧。政策设计与实施的顺畅衔接,跨部门合作与资源共享的有效协作,共同构成陕西自贸试验区高效的创新系统。

2017年4月1日正式挂牌以来,陕西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了940项创新案例,其中38项案例得到国务院及相关部委的通报肯定,并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106项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在内陆开放发展的浪潮中,这些创新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连接着传统与现代,连接着本地与全球。(记者 王嘉楠)